世界资源研究所WRI China
项目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城市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全球7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城市。同时,城市本身由于人口聚集度高,也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会给城市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看,城市发展转型迫在眉睫。从另一方面看,城市是相应地域范围内资本、劳动力和科学技术聚集的空间载体,有能力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重要的、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城市低碳建设可以协同解决众多的“城市病”,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主要城市的共同目标,成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在全面加强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同时,于2010年7月启动了“五省八市”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2012年12月进一步将这一试点工作拓展到北京市、上海市、海南省、青岛市等其他29个城市和省区,明确要求试点省市应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建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并对部分低碳试点城市提出了探索实现碳排放峰值的要求。
201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世界资源研究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为落实备忘录的具体事项,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世界资源研究所和卡特彼勒公司在北京召开了可持续及宜居城市项目中国启动会。可持续及宜居城市项目由卡特彼勒公司出资支持,世界资源研究所实施,计划未来5年投入1250万美元,在中国、印度和巴西选择5个城市开展可持续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研究。该项目在中国选择了成都和青岛两个城市。
成都市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发展方面大力投入,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的各项要求。可持续及宜居城市项目实施将为成都的城市环境治理、推进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各项工作提供科学支持,为探索可持续低碳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的平衡增长提供宝贵经验,同时将相关经验和成果及时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国家和其他城市开展低碳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目标内容
(一)项目目标
该项目强调集中于重点领域、开展深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原则,重点解决成都市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向政府提出工作领域内现状、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实施方案和效果预测分析等,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为指导实践提供实践性指南。
(二)项目内容
该项目实施期限为2012-2016年,共计5年,分为蓝图、示范、推广三个阶段。首先为成都市勾画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其次是开展示范项目,把蓝图落实为行动,最后向其他城市推广成功经验。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执行情况
项目执行情况
(一)组织实施情况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卡特彼勒基金会的支持下以及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WRI通过与成都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强调集中于重点领域、开展深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原则,重点解决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向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实施方案和效果预测分析等,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为指导实践提供实践性指南。
项目实行分工合作,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各项目标严格实行责任制,落实到每个课题成员,并按时跟踪项目进展。项目经费与成果的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章执行。实施中美合作方互访机制,WRI访问成都市进行合作交流并就项目的科学问题及技术方案给予指导。
项目分工情况:
1.协调领导小组
(1)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
(2)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3)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WRI专家团队
包括国内外城市规划、交通等领域的顶级专家,主要负责原始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国内和成都市内重要调研以及相关行业指导工作和规划执笔任务。
3.成都市工作团队
(1)指导团:包括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省社科院、市社科院、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所专家,主要负责结合成都实际,对项目研究内容和具体实施给予指导并提供专业性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项目完成情况
(一)报告发布
通过中美国际合作,项目组相继完成《成都市低碳发展蓝图研究》、《成都低碳发展蓝图专题研究—城市水系统中的水-能关系》、《成都小汽车拥有与使用政策战略研究》、《成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枢纽设计和运营建议》、《低碳社区建设评价指标研究报告》、《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低碳社区指标评价报告》、《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低碳发展规划》、《可持续宜居城市都江堰低碳发展调研报告》等一系列成果报告,为成都市低碳发展建言献策。
(二)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成都市低碳发展蓝图研究》
本研究从成都市的现状出发,分析成都市的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以及碳排放的历史情况,明确成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定位,识别影响碳排放的关键因素。依据现状分析结果,结合成都市近中期的战略规划,并参考主流研究机构对全国中长期发展趋势的研究,对2010-2030年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初步判断。采用展望与回望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三个不同的发展情景,定性描述成都未来的经济社会、技术发展、消费方式等情景模式,构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情景测算模型。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入手,对GDP增速、产业结构、人口、城镇化率、能源资源的可获得性等重要因素进行诠释,并对关键参数进行量化测定。从部门和行业的角度模拟不同情境下的能源需求和减排潜力。以蓝图情景为目标,从宏观经济、产业活动、居民生活等层面分析实现这一情景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管理者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提供决策参考。通过系统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 2015年3月27日 第三届低碳与节能减排论坛

  • 可持续性水资源管理培训会 合照

  • 2015年3月27日 第三届低碳与节能减排论坛

展开更多
收益情况
项目取得的成效
(一)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项目产出为成都市可持续及宜居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为成都市的环境治理、推进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各项工作提供支持,也为探索可持续低碳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的平衡增长提供宝贵经验,推动成都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
项目从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构成、发展绿色农业、推行低碳交通和绿色建筑等方面入手,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助推城市发展。通过持续努力,成都市先后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称号,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获批建设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项目组通过参加“成都市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举办“成都市低碳发展论坛”,组织“城市温室气体核算与低碳社区建设”、“可持续性水资源管理”等培训会,进一步引导全体市民树立低碳生活理念,普及低碳生活知识,增强了政府职能部门低碳发展意识与能力。此外,在项目执行期间,项目组将相关经验和成果及时上报国家发改委,为国家和其他城市开展低碳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二)对外合作的成效
1.对外合作的支撑作用
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在国际上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该项目的实施为我国履行国际公约(如《巴黎协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今后我国政府的国际气候谈判,为争取更为公平合理的发展空间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加强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起到积极作用,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用实际行动支持《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该项目通过在城市低碳发展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对推动和支撑国家行动、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的达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提升我国相关工作国际声望和影响力
在项目执行期间,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安排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秘书处的邀请,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项目组成员出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相关活动,向世界各国的与会嘉宾表明了成都低碳城市建设的努力方向;应世界资源研究所的邀请和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2015年9月9日至12日,项目组成员出席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巴西市长峰会暨国际城市与交通大会”,重点介绍了“中国可持续及宜居城市成都项目”。上述活动表明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效和调整能源结构、增加碳汇,以及开展低碳省市、城镇建设和碳交易试点等一系列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该项目对推动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三)对其他项目的支撑作用
在项目执行期间,成都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强力支持碳交易市场建设,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先后和法国、瑞士签订中法成都生态园项目、中瑞低碳成都项目。
2014年3月26日,中国商务部与法国外贸部共同签署《关于生态园区经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经中法双方共同商定,中法生态园选址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即中法成都生态园项目。该项目合作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应用节能、环保宜居的高效经验和合适技术进行生态园区的设计、规划与开发,节能、生态示范建筑的研究与建设,相关节能环保产品、技术的贸易与投资,以及清洁生产的教育与培训。该项目是中法两国企业、机构及有关组织在成都全域全产业合资合作的主要载体,是四川省、成都市对外开放、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商务部、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要求成都“运用高端技术争取最佳经济和环境效益”,“努力建成中法经贸合作中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典范”。
2016年4月8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瑞士联邦主席施耐德-阿曼德见证下,《成都市人民政府与瑞士发展与合作署关于中国——瑞士低碳城市项目合作备忘录》在人民大会堂签署(即中瑞低碳成都项目),为推动中国和瑞士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互惠合作迈出了坚实一步。该项目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瑞士发展与合作署关于气候变化的谅解备忘录指导下设立,旨在推动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转型,促进绿色增长,推动可持续发展。成都市能够成为这一项目的合作城市,与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显著成就不无关系。目前,该项目已就具体合作内容和方式达成一致,确定在成都市温江区实施“中国—瑞士(成都)低碳生物医学产业园”示范项目,并希望通过示范项目的落地实施,进一步拓展包括气候变化国际治理、碳市场能力建设、碳交易机制建设等多领域、多层面的低碳合作。
展开更多
支撑单位
卡特彼勒基金会 /世界资源研究所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 /成都市交通发展研究院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都市发改委 /成都市交委 /成都市经信委 /成都市建委
 
成都市水务局 /成都市规划局 /成都市统计局
成都低碳发展规划蓝图研究
通过对成都市的研究、分析,探索出有利于普遍推广的低碳、环境友好、可持续城镇化发展路径,切实为更多的城市创造出更富足、更绿色、更健康、更适合人民幸福生活和工作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
关闭
城市水系统中的水-能关系
从成都市低碳发展目标以及水污染减排目标入手,分析成都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能效现状,并根据情景分析预测成都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节能潜力,对如何通过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能效,推动成都市低碳城市目标实现提出建议。
关闭
成都市小汽车拥有与使用政策战略研究
通过分析目前机动化所带来的挑战,为成都市提供具体的政策解决方案,从而缓解急速增长的私家车造成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关闭
成都市城市交通系统接驳整合一体化研究
重点研究中心城区内地铁、常规公交、大容量快速公交(BRT)以及慢行系统(含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一体化接驳问题,致力于打造便捷舒适的换乘驳接体系,提高综合运输效率。
关闭
低碳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基于全面的社区可持续性与低碳化的影响因子和驱动因素分析,构建朝向可持续的城市形态、绿色建筑、能源系统、水资源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绿化美化及生物多样性和运营管理等全面高效化的低碳社区建设评估体系,为有效评价社区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关闭
低碳社区指标评价
选取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作为典型低碳示范社区,评价社区整体低碳发展水平,形成低碳社区发展研究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低碳社区引导机制和政策措施,为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低碳社区发展相关管理措施和配套政策提供科学建议。
关闭
低碳社区发展规划
选取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作为典型低碳示范社区,在中科院城环所、WRI等技术支持方的协助下,根据已建立的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和社区相关指标现状,从社区能耗、交通出行、资源综合利用、社区文化等方面开展分析,并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编制低碳社区发展规划,并为建设低碳社区提供能力建设和技术指导。
关闭
成都市温室气体核算
支持和参与成都编制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为今后成都市编制连续多年温室气体清单奠定基础。
关闭
都江堰低碳发展重点项目分析及建议
帮助梳理都江堰市城市低碳发展的现状,识别可供落地的低碳项目,落实《都江堰市低碳发展战略规划(2014-2020)》,为成都项目的可持续推进提供可操作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为成都市申报“国家低碳城市”奠定基础。
关闭
城市有机固废及污泥可持续处理处置学习
组织成都市水务部门考察,吸取先进的做法和经验,提升水务主管部门的管理水平,引导地方相关企业转型升级。
关闭
城市低碳发展能力建设及宣传推广
围绕成都市低碳城市发展重点工作,对政府部门、重点企业和技术支撑机构开展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交通排放核算方法等专题培训。加强项目研究成果与“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借助低碳试点城市、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南南合作和中美合作的平台,组织项目宣传推广活动,深化项目影响。
关闭
项目执行情况
(一)组织实施情况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卡特彼勒基金会的支持下以及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WRI通过与成都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强调集中于重点领域、开展深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原则,重点解决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向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实施方案和效果预测分析等,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为指导实践提供实践性指南。
项目实行分工合作,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各项目标严格实行责任制,落实到每个课题成员,并按时跟踪项目进展。项目经费与成果的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章执行。实施中美合作方互访机制,WRI访问成都市进行合作交流并就项目的科学问题及技术方案给予指导。
项目分工情况:
1.协调领导小组
(1)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
(2)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3)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WRI专家团队
包括国内外城市规划、交通等领域的顶级专家,主要负责原始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国内和成都市内重要调研以及相关行业指导工作和规划执笔任务。
3.成都市工作团队
(1)指导团:包括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省社科院、市社科院、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所专家,主要负责结合成都实际,对项目研究内容和具体实施给予指导并提供专业性意见建议。
(2)工作组:包括市发改委、市交委、市经信委、市建委、市水务局、市规划局、市统计局等部门相关业务处室和市交通研究院、市经济发展院,主要负责提供成都的有关数据资料,并以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市交通研究院和市经济发展院为主,配合WRI开展相关研究及基础性工作。
(二)技术实施情况
经过双方的多次交流沟通和实地调研,形成“可持续及宜居城市建设”成都示范项目的工作方案。整个项目实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编制蓝图规划
WRI协助成都有关部门研究围绕低碳城市发展、低碳交通以及城市水环境管理等开展系统研究。着眼点在于:
(1)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2)将盲目扩张和对环境损害最小化;
(3)将试点城市作为国内和国际可持续性发展的样本。
2.实施示范项目
在完成城市发展的蓝图规划之后,WRI针对上述多个目标推进大型高知名度的整合示范项目。示范项目涵盖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标、统筹发展、交通和减轻污染,以及提高水质和水量等多个领域。
3.推广研究成果
示范项目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培训会、提出政策建议、发行出版物等多种形式将研究成果宣传并推广到更多的城市及国家。
关闭
(一)报告发布及研究成果
通过中美国际合作,项目组相继完成《成都市低碳发展蓝图研究》、《成都低碳发展蓝图专题研究—城市水系统中的水-能关系》、《成都小汽车拥有与使用政策战略研究》、《成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枢纽设计和运营建议》、《低碳社区建设评价指标研究报告》、《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低碳社区指标评价报告》、《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低碳发展规划》、《可持续宜居城市都江堰低碳发展调研报告》等一系列成果报告,为成都市低碳发展建言献策。
1.《成都市低碳发展蓝图研究》
本研究从成都市的现状出发,分析成都市的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以及碳排放的历史情况,明确成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定位,识别影响碳排放的关键因素。依据现状分析结果,结合成都市近中期的战略规划,并参考主流研究机构对全国中长期发展趋势的研究,对2010-2030年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初步判断。采用展望与回望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三个不同的发展情景,定性描述成都未来的经济社会、技术发展、消费方式等情景模式,构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情景测算模型。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入手,对GDP增速、产业结构、人口、城镇化率、能源资源的可获得性等重要因素进行诠释,并对关键参数进行量化测定。从部门和行业的角度模拟不同情境下的能源需求和减排潜力。以蓝图情景为目标,从宏观经济、产业活动、居民生活等层面分析实现这一情景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管理者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提供决策参考。通过系统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不管采取何种发展方式,成都市未来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2)工业部门占总能耗的比重逐渐下降,但2030年之前依然是比重最大的部门。
(3)建筑和交通部门将逐渐成为未来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4)非化石能源比重的进一步提高受到制约。
(5)碳排放强度逐步下降,蓝图情景下碳排放总量在2025年达到峰值。
在总结项目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把“建设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作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领域,为探索可持续低碳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的平衡增长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设定合理的经济增速目标,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向追求经济增长质量转变。
(2)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一是调整三次产业的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二是优化工业部门的行业结构;三是调整产品结构,指的是各生产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变化。结合国家产业战略布局,加强区域协作,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角度规划和建设集约型的产业园区。推动产业的技术升级,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推广现有的节能减排技术,另一方面要鼓励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3)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控制交通领域碳排放。在城市规划层面,通过推进区域空间布局与交通结合、城市密度控制、TOD和联合开发等手段来促进低碳交通模式的发展。在城市出行模式层面,加强公交系统的建设,尤其是地铁等大容量、低排放的公交系统的建设,改善优化交通方式结构;增强市民节能环保意识,引导市民更多选择公交系统的出行方式。在交通技术层面,通过推广CNG在城市公交和出租车中的应用,以及LNG在城市公交的应用,推动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出租车及私家车中的普及,引导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从而优化交通系统的能源结构,加大电力及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的比例;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单位周转量的能效;建立智能交通那个系统
(4)合理规划人口规模,引导居民消费行为,控制建筑部门碳排放。控制人口规模,减少建筑需求;增强市民节能环保意识,控制人均建筑面积的过快增长;广泛实施建筑节能,控制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涨幅的上升;科学地制定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健全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设定具体的碳排放量指标与节能目标,以及节能量的计算;结合自身资源情况,发展城市形态的乡镇低碳建筑示范区;利用经济和政策杠杆加强终端用户的主动作用。
(5)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现实条件下,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尽快实现碳排放峰值的唯一出路。进一步控制煤炭需求;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未来应以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挖掘非化石能源的潜力;借助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政策优势,开展分布式发电试点并逐步推广。
(6)低碳发展需要完善的能源与碳排放统计管理体系作为科学的数据支撑。从强化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着手,实施能源管理工程,重点推进能源管理控制中心的建立,实施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运行动态监控;逐步将工业部门、建筑部门、交通部门、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能耗与排放纳入到体系中,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全市层面的能源与碳排放管理体系;鼓励用能单位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加强生产过程能效水平的监测和精细化管理,建立重点耗能产品的能效监控体系。
2.《成都低碳发展蓝图专题研究—城市水系统中的水-能关系》
本研究从成都市低碳发展目标以及水污染减排目标入手,分析了成都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能效现状,并根据情景分析预测成都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节能潜力,对如何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能效、促进成都市低碳城市发展提出相关建议。通过系统的分析讨论,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和建议。
(1)成都市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减排效率较低,需提高进水浓度。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和负荷率低仍然是困扰成都污水处理系统有效运行的两大因素,同时也造成了成都污水处理系统的不必要能源消耗和成本损失。通过排水管网改制、提高污水收集率、优化污水处理设施的收集系统(如增加调节池)、加强节水管理、提升用水效率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浓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在最优设计工况运行,提升设施的污染物减排效率。
(2)成都市污水处理系统能耗强度增加,现有设施运行能效尚有提升空间。成都市现有设施的吨水处理电耗虽然和全国、西南地区平均水平持平或更优,但是由于成都市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污染物浓度普遍较低,单位污染物去除电耗明显高于全国和西南地区平均水平。随着水质要求提高,成都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能耗强度会出现增长趋势。
(3)生活污染源将成为成都市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严峻挑战。随着成都市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心将更大程度依赖于生活源污染物的减排。根据基准情景预测成都市2030年生活污水处理量将达8.6亿立方米,预计2015年到2030年期间,成都市生活源COD新增量将达到15.1万吨,相当于成都市“十二五”期间COD新增量的1.78倍。
(4)节水不仅减少污水产生量,而且可以提升进水浓度和污水处理设施效率。成都市仍然具有较大的节水空间,假设2030年成都市市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较2011年下降10%(261升/日),而其他地区和县城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达到137‐263升/日之间,则相对于基准情景,成都市2030年的生活用水量可以降低3.5%,但是可以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浓度的46%,从而提升污水处理设施效率以及污染物去除的能效。
(5)再生水利用可以有效减少新鲜水资源需求,但会显著提高污水处理系统能耗。再生水利用的发展可以降低成都市新鲜水资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市水源供给的保障率。由于再生水需要更高要求的处理工艺,需要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必然会处理污水处理系统能耗的增加,同时由于再生水的制水能耗也远高于传统地表水的制水能耗,所以再生水利用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成都市城市水系统能耗的增加。
(6)提标改造是成都市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必然选择,需加强污水处理厂综合能源管理提高设施能效。为了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提标改造已经成为成都市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必然途径。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能源管理,提高设施能效是帮助成都市建设低碳污水处理系统的必然选择,根据欧美国家经验,可以通过建立综合能源管理、开展能耗监测与评估、优化设计和污水收集泵站、优化风机和曝气方式等方式提升设施运行能效。
(7)探索污泥能源化技术是实现成都市污水处理系统低碳化的措施之一。污泥处理环节决定了污水处理厂是否能够实现能量的自给自足,而污泥厌氧消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环。厌氧消化技术可以把污泥转化为生物燃气(沼气),产生清洁生物质能源,实现城市污泥的减量化和高值循环利用,减少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的碳排放,同时如果将沼气发电,可以部分甚至全部替代污水处理厂日程运行所需电耗,在节能的基础上,也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电耗成本。
3.《成都小汽车拥有与使用政策战略研究》
成都市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并在尽力争取成为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之一。如何把握项目契机,控制机动车快速增长势头,使机动车基础与公交都市建设相匹配发展,是目前成都交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对多个国际城市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时间点和力度进行扫描,找出这些案例的成功模式,通过与国际案例的对比,发现成都目前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存在时间晚、力度弱等问题。通过具体的分析,本研究为成都市提供具体的政策解决方案,建议从机动车购买和使用两个方面入手,采取更大力度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帮助城市走上可持续和宜居的发展路径,因此,可考虑选择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包括:
(1)控制机动车购买。增加机动车拥有成本,间接控制机动车增长;根据每年城市道路的扩容规划以及上一年度机动车的报废情况制定新一年的机动车增量,确保在不增加城市道路负荷的情况下,允许一定量的机动车增长;加强机动车报废制度的执行。
(2)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加强对停车场以及路边停车位的管理,改善停车区域周边路网运行情况,减少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流压力;限行措施对减少小汽车使用强度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临时性的在中心区某些重点路段实施分时分区域限行措施,能快速缓解过度集中的交通压力;其他手段,例如鼓励企业组织职工使用集约式的通勤方式,鼓励拼车,严格控制公车的使用,额外收取道路资源使用费,低排放区排污费等费用等手段。
结合情景分析给出的未来交通出行分担情况,考虑行政命令性政策的效果尽管立竿见影,但是可持续性不强,并且结合城市实际需求、政策实施难度、政策示范效应以及居民对政策态度等综合因素,建议按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实施。
阶段一:成都已经到了必须考虑机动车快速增长将会导致城市交通日益恶化的阶段,大力度的交通需求管理”组合拳“政策应该在这一时期执行。力争实现公共交通在出行分担的主导地位、拉大与小汽车出行的差距、遏制机动化发展的迅猛势头,为后期减少行政干预,更多的由市场、经济调节机动化进程奠定基础。
阶段二:将原有行政命令性控制机动车增长转为经济杠杆调节。减少行政干预对城市经济,尤其是对机动化相关产业的影响,使城市机动化由行政管制走向经济调控,力争保持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
阶段三:该阶段属于更长远的政策建议,建立在居民对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实施已经相对适应,且交通出行模式也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最终实现良好的交通运行环境和可持续和宜居城市。
4.《成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枢纽设计和运营建议》
本研究的目标是结合成都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营的规划、设计、投融资、建设运营流程,针对每个阶段提出相应的建议,为相关设计、运营部门提供指导,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协调绿色出行不同模式或者相同模式之间的转化,包括步行、自行车、常规公交、大容量快速公交、轨道交通、机动车;
(2)整合绿色出行模式和周边用地。
在时间范围内,主要考虑现状公交换乘节点及其问题总结,结合成都发展的实际特点与制度背景,因地制宜地提供规划、设计和运营建议。
其中针对枢纽规划和设计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站点内部改造。开展诸如站点内的步行,站点内的环境打造。
(2)多模式衔接与周边道路设计。开展步行接驳、自行车接驳、公交接驳、停车换乘接驳等多模式衔接,并对周边道路进行设计。
(3)公交枢纽和周边土地利用整合。
针对枢纽的运营提出以下两点整合建议:
(1)标示整合。
(2)运营整合。
此外,本研究针对成都市典型换乘枢纽(如火车北站、茶店子客运站、蜀汉路)的周边用地、地铁、常规公交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5.《低碳社区建设评价指标研究报告》
本研究旨在以低碳社区建设作为示范城市试点项目的切入点之一,分析识别低碳社区建设关键要素,构建体现空间开发模式、运营管理模式、建筑、交通及基础设施全面低碳高效化的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剖析社区可持续性与低碳化的影响因子和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分析识别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要素,构建面向可持续的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评价指标预选集后,在文献综述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进行指标甄选,针对可能产生碳排放及具有碳排放潜力的环节与要素进行评价指标的分析和筛选,明确各指标的评价内容,为社区衡量自身低碳水平、挖掘节能潜力、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和方法学工具。
通过系统的分析,本研究最终总结构建了42项面向可持续的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碳排放量、城市形态、绿色建筑、能源系统、水资源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绿化及生物多样性、运营管理、低碳生活等指标。
本研究识别出成都市低碳示范社区建设重点领域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形态。鼓励和推进以公交为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构建完善的慢行交通体系;促进节能环保型交通系统发展;以可持续的村庄低碳建设规划为引导;建设紧凑、功能混合度高的社区环境。
(2)绿色建筑与节能改造。严格新建建筑节能管理;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积极推广示范试点工程。
(3)加快能源更新。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管理。
(5)持续构建社区生态环境安全格局。
选取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作为典型低碳示范社区,利用本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评价社区整体低碳发展水平,形成面向可持续的低碳社区发展研究报告,提出以下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机制和政策措施,为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和配套政策提供科学建议。
(1)建立低碳运营综合管理体系。全面建立社区碳盘查统计调查制度;开发建设碳排放信息管理系统;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和企业。
(2)持续性的公众参与。持续的宣传教育模式;完善信息通信网络建设。
(3)加强体制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网格化管理”机制建设;结合相关创建工作。
(4)资金保障。
6.《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低碳社区指标评价报告》
本研究采用了WRI提供的《社区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工具》进行三圣街道社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并基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低碳社区建设评价指标研究》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编制的《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低碳社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两份报告的研究成果,分析三圣街道当前的低碳社区指标达标情况,以及根据《方案》中的项目实施后的达标情况,进行结果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三圣街道更好地实现低碳发展。通过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三圣街道作为低碳社区示范具有很好的基础条件。三圣街道作为地处中心城市边缘的城市既有社区,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主要发展较为低碳的花卉种植和休闲农家乐产业,通过10余年的努力,目前有三圣街道有1个国家级生态村和5个市级生态村,生态村覆盖率为100%。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三圣街道居民低碳意识普遍偏高。
(2)三圣街道2014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三圣街道201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9.542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从排放范围来看,范围一排放5.073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排放1.791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三排放2.677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从排放类型来看,建筑能源活动产生的排放为6.724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通能源活动产生的排放为0.103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垃圾填埋产生的排放为2.677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排放为0.037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3)三圣街道当前达标情况。截止2015年12月底,三圣街道在42项评价指标中,未达标6项,部分达标8项,无数据11项,其余部分均达标。其中属于约束性指标的未达标5项,部分达标6项、无数据4项。
(4)《方案》实施后三圣街道达标情况。预计三年以后对于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达标情况为:未达标1项,部分达标2项,无数据8项。其中属于约束性指标的未达标1项、部分达标1项,无数据1项。
为了帮助三圣街道更好地实现低碳发展,通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数据收集,建立健全数据统计制度。低碳社区指标体系中,有多项指标是因为当前无相关数据而造成无法进行评价,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率、可再生能源替代率等,而这些指标本身有数据支撑的情况下,达标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建议针对低碳社区指标体系中无数据的部分,落实相关数据的获取方法、指派专门负责人,每年定期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建立健全相关数据统计制度。
(2)针对未达标部分指标增加相关解决方案。虽然《方案》在为三圣街道低碳发展方面规划的项目已经足够全面,但就低碳社区指标体系达标而言还未能完全达标,若只考虑约束性指标,则只有指标31:村庄保洁制度、指标40:社区生活信息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议可以针对这两项指标增加解决方案。如:对于仍未建立村庄保洁制度的社区建立相关制度就能够使得指标31达标。而对于指标40,则可以结合当前智能手机流行的垂直社交类APP,开发一个以社区社交为基础、集社区交友、二手物品交换、拼车上下班、结伴出游等功能的APP,则可以使得指标40达标。
(3)加强多方合作,提高指社区低碳标体系与社区低碳建设的契合度。虽然就当前的低碳社区指标体系而言,《方案》中的许多项目对于指标达标没有关联,但指标所能覆盖的范围有限,且目前的指标体系尚处于测试阶段,仍有改进空间。《方案》中有许多项目虽然对指标达标没有影响,但实际上对于低碳社区建设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如建立低碳发展基金,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培养低碳行为方式的项目,以及建立“三圣街道低碳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等。建议在低碳社区建设过程中,建设规划方与指标体系制定方能够多加沟通,互通有无,一方面在低碳社区建设规划时能够考虑到低碳社区指标评价内容而进行规划;另一方面,指标体系制定者可以参考建设规划方的规划项目,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内容并作为新的评价指标加入到指标体系中去。
7.《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低碳发展规划》
本研究以低碳社区建设的各项评价指标为基础来评价三圣街道的低碳建设情况,并以此为基础,针对三圣街道在指标体系中相对薄弱或者尚未达到的各项指标提出改善方案及建设项目。可作为《方案》的补充,帮助三圣街道办事处在申报省级及国家级低碳示范社区时,能够符合低碳社区的相关指标体系。
三圣街道低碳规划实施方面主要针对碳排放整体碳排放降低和低碳社区指标达标,结合已有的规划类项目,构成一个全方位支撑三圣街道实现低碳社区的实施方案。
(1)碳排放降低类项目。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公共景区节能改造。
(2)低碳社区指标体系达标项目。如建立社区碳排放管理体系;建立社区碳排放信息统计管理系统;低碳交通出行项目;开展低碳宣传系列活动;开发“三圣邻里”APP。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建议启动以下保障措施:
(1)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
(2)建立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3)明确职责,健全问责制度;
(4)强化向四川省和成都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汇报交流机制;
(5)建立健全行动计划后评估工作;
(6)加大财政投入;
(7)拓宽筹资渠道;
(8)合理安排资金投入。
8.《可持续宜居城市都江堰低碳发展调研报告》
本调研主要从旅游、能源、交通和废弃物处臵等方面了解城市低碳发展现状,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实地考察、利益相关者访谈等多种形式结合开展。通过对都江堰市旅游、交通及规划、能源使用情况、废弃物处置、碳强度等现状的把握,识别出都江堰市城市低碳发展的挑战和问题。
旅游方面,都江堰旅游产品谱系不丰富,难以留住游客;旅游基本消费是旅游收入的主题,弹性需求花费有待提升;旅游目的、方式、客源单一,需要大力开发其他领域。
交通方面,都江堰市对外交通枢纽设施总量不足、结构单一,形象不佳、集散功能有限;路网布局不合理,道路功能杂乱;公共交通发展问题显著;道路停车缺乏有效管理,停车配建标准待优化;交通管制、教育、标志设计、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能源方面,能源结构有待优化;“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基础数据缺失。
废弃物方面,水资源问题逐渐凸显,水利用率待提高;污水处理处置过程艰难;秸秆处理成本高,仍有隐患存留;城市垃圾分类工作进展缓慢,垃圾处置方式单一待优化。
碳排放方面,能耗逐年上升,排放总量压力较大;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是排放的主要源头;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存量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延伸旅游产业链、营造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品质。延伸旅游产业链,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发展不受季节影响的旅游产业项目;利用本地的生态多样性和独特性,发展体验式自然教育;利用灌县古城、离堆公园、青城道教等历史文化遗存和灾后重建的猕猴桃、海棠等新产业,开展集学、住、食、购于一体的特色体验旅游;按照低碳城市的要求和都江堰市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强调旅游设施标准的国际认可。
(2)探索有机生活垃圾、污泥、秸秆、园林绿化和餐厨垃圾的生物质废弃物的协同处置园区;
(3)持续更新、优化公交系统的格局;
(4)提前开展万达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估;
(5)优化现有数据统计体系。
(二)能力建设活动
项目执行期间,围绕成都市低碳城市发展重点工作,项目组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市温室气体核算与低碳社区建设”、“城市可持续性水资源管理”等培训会,针对政府部门、重点企业和技术支撑机构开展专题培训;组织成都市水务管理部门赴英国考察城镇有机固体废物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处理处置,针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开展学习和交流。
通过各种能力建设活动提升各方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水平,为成都市更好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及峰值目标,促进企业节能减碳,提高企业环保意识,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参与会议
项目执行期间,项目组举办了“成都市低碳发展论坛”、“低碳社区指标体系讨论会”、“低碳社区指标体系建设及发展规划研讨会”、“四川省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可持续及宜居城市项目中期成果发布会暨城市低碳发展研讨会”、“中美气候圆桌会议美国低碳专家低碳城市行成都研讨会”等研讨会,参加了“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巴西市长峰会暨国际城市与交通大会”等国际重要会议,交流分享建设成果和发展经验。从水资源、交通、能源等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出发,探索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目标的路径,致力推动中国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
关闭
(一)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项目产出为成都市可持续及宜居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为成都市的环境治理、推进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各项工作提供支持,也为探索可持续低碳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的平衡增长提供宝贵经验,推动成都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
交通和绿色建筑等方面入手,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助推城市发展。通过持续努力,成都市先后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称号,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获批建设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项目组通过参加“成都市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举办“成都市低碳发展论坛”,组织“城市温室气体核算与低碳社区建设”、“可持续性水资源管理”等培训会,进一步引导全体市民树立低碳生活理念,普及低碳生活知识,增强了政府职能部门低碳发展意识与能力。此外,在项目执行期间,项目组将相关经验和成果及时上报国家发改委,为国家和其他城市开展低碳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二)对外合作的成效
1.对外合作的支撑作用
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在国际上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该项目的实施为我国履行国际公约(如《巴黎协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今后我国政府的国际气候谈判,为争取更为公平合理的发展空间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加强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起到积极作用,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用实际行动支持《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该项目通过在城市低碳发展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对推动和支撑国家行动、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的达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提升我国相关工作国际声望和影响力
在项目执行期间,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安排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秘书处的邀请,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项目组成员出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相关活动,向世界各国的与会嘉宾表明了成都低碳城市建设的努力方向;应世界资源研究所的邀请和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2015年9月9日至12日,项目组成员出席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巴西市长峰会暨国际城市与交通大会”,重点介绍了“中国可持续及宜居城市成都项目”。上述活动表明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效和调整能源结构、增加碳汇,以及开展低碳省市、城镇建设和碳交易试点等一系列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该项目对推动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三)对其他项目的支撑作用
在项目执行期间,成都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强力支持碳交易市场建设,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先后和法国、瑞士签订中法成都生态园项目、中瑞低碳成都项目。
2014年3月26日,中国商务部与法国外贸部共同签署《关于生态园区经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经中法双方共同商定,中法生态园选址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即中法成都生态园项目。该项目合作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应用节能、环保宜居的高效经验和合适技术进行生态园区的设计、规划与开发,节能、生态示范建筑的研究与建设,相关节能环保产品、技术的贸易与投资,以及清洁生产的教育与培训。该项目是中法两国企业、机构及有关组织在成都全域全产业合资合作的主要载体,是四川省、成都市对外开放、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商务部、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要求成都“运用高端技术争取最佳经济和环境效益”,“努力建成中法经贸合作中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典范”。
2016年4月8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瑞士联邦主席施耐德-阿曼德见证下,《成都市人民政府与瑞士发展与合作署关于中国——瑞士低碳城市项目合作备忘录》在人民大会堂签署(即中瑞低碳成都项目),为推动中国和瑞士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互惠合作迈出了坚实一步。该项目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瑞士发展与合作署关于气候变化的谅解备忘录指导下设立,旨在推动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转型,促进绿色增长,推动可持续发展。成都市能够成为这一项目的合作城市,与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显著成就不无关系。目前,该项目已就具体合作内容和方式达成一致,确定在成都市温江区实施“中国—瑞士(成都)低碳生物医学产业园”示范项目,并希望通过示范项目的落地实施,进一步拓展包括气候变化国际治理、碳市场能力建设、碳交易机制建设等多领域、多层面的低碳合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