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美景亮相
联合国气候大会现“合风皖韵”
|
|
发布时间: 2017年11月09日 14:43 |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
|

逍遥津手绘绿地图、淮河水系图T恤、淮河公众参与指南……正在德国波恩如火如荼进行的2017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种带有合肥及安徽特色的展示品吸引了众多外国参会者的关注。受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邀请,来自我省环保组织绿满江淮的公益人士谭丽雅,作为我国环保公益组织的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会并发声,与她一起出现在这个国际性重要场合的,还有富有安徽省风貌的纪念品。
从当地时间7日开始,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的系列边会及活动陆续展开。按照大会的惯例,各国都会在自己的展区中展示一些本地特色的特产。作为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当得知自己获得难得的参会资格后,谭丽雅便希望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将家乡的绿水青山带到国际舞台展示,让全世界友人了解到她们的美丽。为此,她分别选择了逍遥津和淮河作为代表性标识,其中,逍遥津手绘绿地图由合肥的小朋友们亲手绘制,体现了大白象滑梯、张辽像等多个主要景点,充满童趣;淮河水系图由安徽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绘出并印制在T恤上;淮河公众参与指南则介绍了淮河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以此倡议大家爱护母亲河,保护水资源。
亲临联合国气候大会,谭丽雅感受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她说,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领袖,中国的参与对气候大会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横生枝节的情况下,国际社会都期待中国能够在此次气候大会上充分发挥领导力,协调各国适应新情况,继续按照各自承诺落实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达成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中,中国声音尤其受到关注,中国角开放以来,无论有没有边会,全天都有络绎不绝的观众来参观,各种宣传资料每次摆出来不到十分钟就被全部拿走,“安徽特产”当然也不例外,虽然都出自民间志愿者手中,也没有精巧的设计和修饰,但这些纯朴地展示了安徽风貌的纪念品让外国友人们连连赞叹“Very Nice!”,“带的数量不多,我都不敢全摆出来,不然一会就被抢光了,只好每天拿几份出来展示。”谭丽雅说。
作为我国环保公益组织的代表,在此次大会期间,谭丽雅将参与举办中国角的系列边会,同时还将与其他代表一起,代表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递交立场书,呼吁各国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机制、迈向气候变化新金融、同时加强气候变化公众教育。
微信公众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