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ne  公司电话: 028-962553
  • EN

企业排污权有偿 金华排污企业将无“免费午餐”了

发布时间:2012-09-12 阅读数:6724

分享至:


来源:浙商网 时间:2012年9月12日


 工业企业排污权“免费午餐”快吃到头了,今后的排污权指标要像矿产、土地等资源一样,必须用真金白银来购买,企业多排污多掏钱,少排污少出钱。

  《金华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9月初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下一步,包括实施细则、排污权的收储出让规定、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等配套政策,都将陆续制定出台。排污权在全市范围内试点有偿使用和交易已进入倒计时。


  “过去企业排污是否达标,都是以污染物浓度来考核,对排多排少缺乏限制。”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副主任胡生康昨天说,排污权有偿使用后,将使环境管理实现从末端治理向前端防治和总量控制转变,倒逼企业加强污染物治理。


  环境容量成为稀缺资源


  掏钱排污倒逼企业治理


  当前,我市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环境、大气环境等均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环境难题的破解需要制度上的创新,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即是环保部门推出的创新举措之一。


  我省从2009年3月开始试点,截至2012年6月底,已有11个地市45个县(市、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全省累计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6316笔,共10.55亿元;排污权交易1868笔,共3.54亿元。同时,有186家排污单位通过排污权抵押,获得银行贷款10.52亿元。嘉兴市作为我省首批列入全国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市,积极探索排污权抵押、租赁和总量执法制度,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交易额已达8.79亿元。


  兰溪是我市首批排污权交易试点县(市)。自2007年8月以来,兰溪市以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抓手,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综合利用工商年检、出口检验、行业特种许可验证等手段,督促企业办理排污许可证。截至今年7月底,共有599家企业开展了排污权交易,缴纳排污权交易费859.58万元,核定排污权交易COD指标1274.26吨、SO2指标5546.08吨、电镀、蓄电池废水135578吨。


  今年1月,义乌市也出台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新规定。3月份,金华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挂牌成立。“各地试点经验丰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在制度运作上已相对成熟,目前在全市范围内试点推行已水到渠成。”胡生康说。


  据悉,我市试点将首先启动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指标排污权交易,同时对现有企业全面进行初始排污权指标核定和分配,适时开展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再逐步推进二级交易。


  排污权有偿使用可交易


  治理无望可关停卖指标


  根据我市规定,列入试点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是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等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参与试点的单位,一是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有总量控制要求的企业,二是仅限于工业排污单位。排污权有效期与排污许可证一样,最长不超过5年。


  对于现有排污企业,政府会在区域排污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在排污许可证期限开始时按相关标准分配初始排污权指标。初始排污权指标将征收有偿使用费。


  据介绍,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改工业项目,凡是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新增的排污权指标必须通过排污权交易取得,并符合区域总量替代平衡要求。其取得途径既可以是在一级市场向环保部门申购储备的排污权指标,也可以在二级市场向出让单位购买。


  从制度设计看,排污权就像资源一样,可以在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交易、回购、出让。如果指标紧张,有多个企业同时要申购,甚至可以公开拍卖或挂牌。


  我市环保专家认为,通过排污权指标调控,政府就牢牢控制了工业企业排污总量,今后没有排污权指标的企业,将无法生产和排污。像一些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负担不起治污成本,排污权指标又买不起,还不如关停,将排污权指标出让,换取收益。排污权交易制度,其实是给治理无望或治污负担重的小企业多了一条出路,并腾出了排污空间。


  既不会像股票无限炒高


  也不会让企业囤积惜售


  允许排污权市场化交易,会不会导致一些企业宁愿花钱买指标也不积极治理,甚至肆无忌惮地排污,加重环境污染呢?


  “这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排污权交易在制度设计上就已考虑到了这一点。”胡生康告诉记者,区域污染物总排污量多少,是建立在区域总量控制目标基础上的,初始排污权指标按核定标准科学测算,原则上不允许排污企业超额购买。即使企业有能力购买到更多的排污权指标,这也是另外污染源减排的结果,排污总量不会增加。


  随着减排目标逐年提高,排污权指标稀缺化是一个必然趋势。既然属于稀缺资源,有人担心会像股票一样被炒高,或者是企业囤积不肯出售。


  环保部门表示,这种畸形发展的状况不会出现,因为排污权交易的申购必须依托建设项目进行,排污单位无法囤积排污权指标,避免了“买空卖空”。如果排污权交易价格过高,无论是申购方还是出让方,都会考虑治污成本,减少对排污权指标的需求,或者更多地出让排污权指标。而且,政府手中还有储备指标,可以对市场进行调控。


  根据我市规定,排污权指标闲置期超过1年,就要向环保部门申报,超过3年则由环保部门回购。这一制度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囤积现象发生。

  • 在线咨询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回到顶部
  • 绿色融资咨询
  • 碳中和咨询
  • 纪检监察
  • 环境市场咨询
  • 交易开户咨询
  • 绿色技术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