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浙江分行推行林权抵押 “沉睡资源”变资产
发布时间:2012-10-11 阅读数:6328
分享至: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时间:2012年10月11日
林权抵押贷款是指以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林地的使用权,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借款。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长期以来银行贷款抵押以房地产为主的单一格局,引入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这一新型抵押物,使“沉睡”的森林资源变成了可以抵押变现的资产。
2011年5月,国开行浙江分行与泰隆银行合作,率先在浙江省丽水市实现首笔林权抵押贷款发放后,走出了一条林权抵押贷款新模式,实现兴林富民之路。国开行浙江分行与泰隆银行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协商,设计了“批量授信,委托管理”的小额贷款合作模式:由泰隆银行批量开发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客户并向国开行浙江分行推荐,国开行浙江分行进行批量评审和授信,泰隆银行根据国开行浙江分行授信情况代与客户签订借款合同,并受托对国开行浙江分行贷款资金进行支付等贷后管理。该模式充分发挥了国开行浙江分行资金、业务创新优势与泰隆银行贴近客户和监管优势,实现批发式支持浙西南贫困山区的林权抵押小额贷款客户。
截至目前,国开行浙江分行累计办理林权抵押小额贷款十三批,累计授信50439万元,累计发放贷款40099万元,贷款余额11150万元,惠及292个小额贷款客户,单户贷款金额平均173万元。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6.89%,远低于市场平均利率,体现惠及民生发展。
国开行浙江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与泰隆银行的林权抵押小额贷款业务合作模式体现了国开行浙江分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中以机制先行、批发式、标准化、审慎性的基本原则,拓宽了国开行浙江分行与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合作空间,为国开行浙江分行批发式开展小额贷款,融资支持民生富民项目提供了新的渠道。国开行浙江分行开展的林权抵押小额贷款业务,与省政府及监管部门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服务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目标相一致,社会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