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气候大会:平静下难掩不平静过程
发布时间:2012-11-29 阅读数:5850
分享至: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时间:2012年11月24日
2011年底在南非德班召开的气候公约第17次缔约方大会经过马拉松的延期会议,最终达成了在气候谈判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决定,各方同意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期、在2012年底结束“巴厘路线图”谈判、启动“德班增强行动平台工作组”谈判进程,在2015年达成一项包括所有国家在内的、具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减排协议,2020年正式实施。德班会议这个决定涉及的3方面内容相互挂钩,平衡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关切和诉求,是各方妥协让步的结果。如何落实德班会议的决定,则成为今年谈判的核心任务。
今年以来,各方围绕落实德班会议决定,已先后进行了多次磋商,但各方分歧仍未得到有效弥合。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如何确保《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在2013年1月1日如期实施,避免《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和第二承诺期之间出现时间上的空档,是衡量多哈会议成败的关键。同时,发展中国家还要求多哈气候大会应着力解决“巴厘岛路线图”谈判以来,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未决问题。比如:发达国家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作出承诺:2010年-2012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作为快速启动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到2020年,则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然而,2010年-2012年每年提供100亿美元的承诺未及时到位,已落实的部分资金,也不符合气候公约下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性质,很多发展中国家未得到应有支持。而2013年后的资金如何落实,尤其是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都没有确切说法。此外,发展中国家还要求就发达国家如何为发展中国家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提供支持、如何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型技术、如何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等问题进一步谈判并作出相关决定,但都遭到了发达国家拒绝。因为在发达国家看来,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方面的诉求,已经在近两年谈判中得到了解决,他们迫切期望多哈气候大会要尽快结束“巴厘岛路线图”谈判,正式启动和推进“德班增强行动平台”谈判。按发达国家想法,“德班增强行动平台”谈判将开启一个“新纪元”。在这个“新纪元”里,不再需要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区分,所有国家都要在统一法律框架下,按照统一技术模式,承担具有同等法律效率的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不能再以提供资金和技术作为实施减排行动的前提。因此,多哈会议期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这些问题上将难以避免全面交锋,谈判过程仍将起伏跌宕。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具有广泛国际共识。近两年气候谈判中,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在林业议题上达成了很多共识,但围绕如何促使林业减缓气候变化行动长期持续地实施,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在多哈气候大会期间,围绕解决这些技术难题将进行的林业议题谈判主要有三项任务:
一是发达国家如何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减少毁林、森林退化排放以及保护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提高森林储量的行动(简称REDD+行动)提供长期、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由于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政府本身很难按照气候公约要求,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资金支持,他们更多寄希望于建立以碳交易为主的市场机制,将政府自身需承担的出资责任转给其国内需要减排的私营企业,通过这些私营企业参与碳交易,一方面可降低这些私营企业减排成本,调动这些私营企业参与减排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诉求。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对此并不认同,很多发展中国家认为:利用碳交易等市场机制来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REDD+行动,发展中国家能获得多少资金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同时,通过市场机制,发达国家可巧妙地将其自身应采取的减排行动,巧妙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林区森林管理者对碳交易等市场机制的规则和情况缺乏了解,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这些林区森林管理在参与碳交易等市场机制中很难有效地维护自身利益。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认为,森林不仅意味着储碳,对实施REDD+行动促进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成效也应予补偿。
二是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建立森林监测体系,以测量、报告和核实开展REDD+行动的结果。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实施REDD+行动提供资金支持的前提是:REDD+行动必须产生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结果。为此,发展中国家首先要建立森林监测系统,但这个监测系统如何构建,各方看法差异很大。发达国家要求这个体系应比照他们的做法来建,做到全面、科学、严格,而发展中国家认为建立这个体系不能超出发展中国家国情和能力,过高要求既增加实施成本,也会限制发展中国家参与。
三是讨论如何采取更全面的技术方法来核算林业等土地利用活动引起的碳排放和碳吸收情况。发达国家试图借此来建立统一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核算林业等土地利用活动碳排放和碳吸收的方法,而发展中国家对此则十分谨慎。
多哈气候大会将在平静的舆论氛围中拉开帷幕,但诸多分歧决定着这次会议的谈判过程不可能很平静。随着“桑迪”飓风等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气候变化仍是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各国不会轻易放弃争夺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的博弈平台。因此,在决定多哈气候大会成败的关键时刻,各方也许都会做出某种程度的妥协和让步。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金普春 王春峰 张忠田 王国胜 姜春前 责任编辑:叶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