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ne  公司电话: 028-962553
  • EN

我国人均碳排放量去年低于美欧

发布时间:2012-12-05 阅读数:2791

分享至:


来源:和讯网 时间:2012年12月5日



  全球碳排放又创新高!昨日凌晨,《自然·气候变化》专刊(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机构英国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科研报告《维持全球升温低于2℃的挑战》。作为其学术网络的核心成员,“复旦—丁铎尔中心”代为发布“全球碳计划”2012年度报告新闻稿的中文版。


  本报记者 朱文娟


  报告显示:全球碳排放又创新高


  11月26日-12月7日,联合国在卡塔尔多哈正在举办气候变化大会,大会意图为2015年制定全球统一碳减排框架而确定时间表。然而,昨日凌晨来自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和复旦-丁铎尔中心合作伙伴)的研究人员主导的“全球碳计划”最新年度数据却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12年进一步增加,达到创纪录的356亿吨。2012年预计增加的2.6%碳排放量使得全球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比京都议定书设定的基线年1990年增加了58%。


  研究显示,2011年全球碳排放的最多的包括:中国(28%),美国(16%), 欧盟(11%)和印度(7%)。中国和印度两国的排放在2011年分别增加了9.9%和7.5%。美国和欧盟分别降低了1.8%和2.8%。


  研究发现,尽管总量偏高,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仅为6.6吨,与美国的人均排放17.2吨还相差甚远。但值得警惕的是,由于欧盟在碳减排领域付出的巨大努力,欧盟的人均排放量降至了7.3吨,中国的人均排放量已经接近欧盟的水平。另一方面,印度的人均排放较低,为1.8吨。


  最近由国际能源署、联合国环境项目、世界银行、欧洲环保署等机构分别发布的报告也进一步显示了情况的紧迫性。如此前世界银行11月19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世界不能采取有效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4℃,并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变化,包括极端热浪、粮食短缺以及可使数以百万计人口受到影响的海平面上升等。


  专家解读:如何看待中国碳排放量?


  中国近十年来一直保持约10%的GDP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对化石能源的巨大消耗。中国早在6年前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据英国丁铎尔中心的数据,2012年中国的最新碳排放量预计将超过了80亿吨。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对此解读说,“中国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论调的关键之处在于可以从中得出“中国的碳排放水平很高”的相关结论,如果说这一结论在技术上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在社会经济意义上则是不成立的。


  “总之,中国的碳排放水平有着"绝对高而相对低","总量高而结构低"的特征,以"碳排放世界第一"一句话来概括这些特征显然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够全面的。”李志青因此得出结论称。

  • 在线咨询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回到顶部
  • 绿色融资咨询
  • 碳中和咨询
  • 纪检监察
  • 环境市场咨询
  • 交易开户咨询
  • 绿色技术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