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省环保局实施“环保惠民”行动措施
发布时间:2012-12-06 阅读数:2716
分享至: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时间:2012年12月6日
[主持人]:“十大惠民行动”作为我省今年的重点工作,各级各部门都非常重视。省环保局作为“环保惠民行动”的责任单位开展了哪几项工作?成效如何?请谷声文副局长介绍一下 [四川省环保局谷声文副局长]: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这个环保惠民行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就环保惠民提出了:关于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关于限期整治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关于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质量。这都是环保惠民行动的具体内容,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确定目标,加强领导,根据省政府与国家签订的“十一五”污染物减排主要指标,我省的COD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消减5%,二氧化硫消减11.9%,省委,省政府立即与各市州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市州政府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直到各市,各县,各企业单位。在此基础上,确认了污染物减排目标和责任人。同时省政府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其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局,特别是蒋巨峰省长任小组组长。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节能减排的高度重视,对惠民行动的正确领导。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环保局立即组建了污染物减排总量消减办公室,具体抽调精干技术人员组成专职的办公人员,指导全省的污染物减排工作。第二项工作是突出重点,实施挂牌整治,今年列出了250家污染源实施挂牌整治,其中工业挂牌整治200家,规模化畜禽挂牌整治50家。同时,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层层签订了限期整治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各部门,各企业责任单位。经过半年多的整治,整个限期治理进度进展顺利,其中200家工业污染源整治已经完成60%以上,50家规模化畜禽污染整治完成了接近三分之二。近期我们即将召开污染减排和限期治理的督查会,由省政府领导,亲自到会强调,部署和检查。第2点是加快城市污染治理步伐,现在城市生活污染越来越显现,它所占的污染比例逐步上升。因此,这是我们各级政府需要下决心解决的又一新的环境问题。按照我们的测算,现在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的负荷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也就是说生活污染的比重已经高于工业污染。所以加大生活污染的力度迫在眉睫,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经建成40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了46.7%,已经建成了一大批垃圾处理厂,运行的达到60家,处理能力达到60.5%。这对消减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三就是开展农村污染整治,我省率先在全国召开了农村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确定农村污染保护的工作重点。因为以前我们的工作就环境保护而言,是偏在城市,偏在工厂,而农村是个薄弱环节,不管是在政策上,资金上,在工作的力度和范围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为了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城市污染,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省政府专门在眉山市召开了全省农村环保工作会议,专题部署研究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针对农村所存在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乡镇生活污染,乡镇工业污染,小流域污染以及农民的饮水安全等问题进行布置检查,拿出办法,确定目标,制定措施,通过努力加以解决。第三项工作主要是严格执法,大家都知道环保部门是一个环境保护的监督执法部门,执法监督是环保部门首要的,基本的职责。因此,全省各级环保部门按照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要求,认真查处各种违法,违规的行为。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对超标排放,违规建设,未批先建以及损害公众的环境权益,造成污染事故的违法行为一律严格查处。通过加大执法,以教育广大的企事业单位,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生产,合法生产,按照环保的标准生产。这就是我们所提出的“把住源头,不欠新帐,强化整治,多还旧账,全程监管,控制总量”通过严格执法使违法企业得到了处置,特别是教育了一大批干部职工。当然我们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这也是我们环保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我们也将继续努力建设好三个执法体系,一个是环保系统的执法体系,一个是全社会的监督体系,一个是企业的自律体系。我想有了这三个的体系建设,我们的环保意识将大大提高,环保工作的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当然“污染减排 环保惠民”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离广大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就指标完成的情况而言,今年上半年我省二氧化硫消减比去年同期下降4.07%,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第三位,省委,省政府领导给于充分的肯定。但是我们的COD消减却不降反升,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减排的目的,反而增长了0.93%,这就是差距,这就是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呢?通过我们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就是对“节能减排,环保惠民”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节能减排,环保惠民”这是刚性指标,是硬性的任务。必须落实到位。按指标进行考核和检查,发现有些地区和单位认识还没有到位,行动还没有落实。这都是属于思想认识不足带来的。 2、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缓慢,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转变落后的经济方式,这是改善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不适应形式的需要,这就影响了污染减排的目标实现。 3、生活污染的治理相对滞后,特别是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厂的建设相对滞后。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迫在眉睫. 4、监控能力还不能满足污染减排的需要,需要培养环保人才,提高环保技术。 5、相关的法律,法规工作还不太适应形式的需要。 6、基础工作薄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