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ne  公司电话: 028-962553 业务投诉:028-85560252
  • EN

“十三五” 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综述

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1-02-03 阅读数:4643

分享至:

以科学之笔 共书气候变化中国答卷

——“十三五”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综述

五年前,关乎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重要协定《巴黎协定》正式通过;五年后的今天,关键时刻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赢得世界赞誉。

这背后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气象工作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发挥着基础性科技保障作用。这五年,气象部门立足定位和职责,紧扣国家需求,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全链条提供科技支撑的同时,强化部门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影响评估和决策支撑上的优势,推进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水平和决策支撑保障能力。

定好基础坐标——

气候变化核心关键难题取得突破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巴黎协定》、开展“自主贡献”和“全球盘点”的启动阶段。

如何让“中国主张”高质量落地为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的、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如何让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气候治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加减乘除”中求得最优解?这是彼时中国必须直面的挑战。

强化科技支撑,成为破题的核心词汇之一。

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总体部署下,2017年,一份《“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由科技部、环保部(现生态环境部)和中国气象局三家联合印发。其中,完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创新能力的目标被明确敲定。

以此为指引,气象部门立足基础性科技部门的定位和职责,围绕关键科学问题深入推进气候变化研究,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思路、目标和任务;每年一份的年度气候变化重点工作计划,让任务分工“细化到人”;国家-区域-省三级联动,打出科技创新组合拳。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下,一批核心关键难题取得突破——

核心数据自主。攻克长序列气候资料难题,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系统及产品(CRA)正式业务化运行,打破了目前我国气候变化研究对国外再分析产品依赖的局面;统筹推进国家气候观象台和大气本底站建设,为气候变化业务和研究提供一手数据。

前沿理论突破。挑战检测归因重要基础理论领域,量化人类活动对中国区域重大极端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改变了检测归因领域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局面;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等成果被IPCC评估报告引用,为气候变化相关国内国际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

气候模式创新。自主研发的气候系统模式业务运行,并深度参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模式预测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形成中国未来气候和极端气候预估数据集,完成1.5℃和2℃升温情景下干旱、极端降水和极端温度变化预估及其影响风险评估。

做好可靠智囊——

全面参与国家政策部署行动

作为我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牵头组织部门、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单位,中国气象局积极推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成果应用,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1名中国作者,25个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在中国气象局的组织和支持下,这些力量被集中起来,合力编写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参与报告作者人数,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第一次主要作者会议在广州召开。

这组数字的背后,是在气候变化科学评估领域前进的步伐中,中国对全球气候与科技治理的参与正走向更深广的层次。

五年来,在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期间,中国气象局组织动员专家数百人次进行多次政府评审,遵循平衡、科学、客观地表述科学界研究成果的基本原则,从科学上维护了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为气候变化谈判赢得了空间;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中国代表团成员,从法国巴黎到西班牙马德里,中国气象局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大会谈判工作,紧密围绕国际气候治理新动向,加强形势分析和研判,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观点。

对外,发出气候变化全球科技治理的“中国声音”;对内,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部署和行动贡献“气象之力”。

有力支撑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工作——从《关于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研究和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战略”的建议》到《关于加快我国碳市场建设进程的建议》等关键议题的安排、咨询研讨的组织,都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部署,为气候变化国内应对策略实施建言献策,为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提供科学支撑。

为气候变化国家评估输送最新科学力量——从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期间与科技部联合举办边会,解读《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到与多部门联合开展《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确保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每一项重大决策背后,都有最新科学进展和科技成果作支撑。

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提供“科学指南”——从华北、东北、西北、新疆,到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第二次区域气候变化评估用时三年汇聚而成的135万字评估报告、13万字决策者摘要,在区域层面更加详尽地提出应对策略和措施建议,有效提升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

每年,一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绿皮书》都会准时出现在决策者案头。这本书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的视角,紧扣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脉搏,反映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不仅如此,中国气象局年度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中国温室气体公报》《中国气候公报》,以及面向灾害风险关键点专题发布《南北极地区气候系统快速变化加剧全球生态环境风险》等,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立体依据”。

此外,中国气象局积极推动与国家相关科技计划、工程建设和重点任务对接,加强推动多圈层跨行业综合能力建设,持续深化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开放合作——摸清全国陆地及近海的风能资源分布,完成全国陆地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评估,风能太阳能预报业务服务产品覆盖全国陆地;联合中国科学院推进《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科学评估报告编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任务研究;积极参与气候峰会筹备等相关工作;与中央组织部联合举办地方领导干部防灾减灾与安全生产气象保障专题研究班;积极参与政协“加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重点调研。

吹响安全之哨——

持续开展积极有效适应行动

应对气候变化,既要有“减缓之方”,也要有“适应之法”。面对已经并将长期存在的气候变化,帮助人们开展积极主动的适应行动、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也是各级气象部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应有之义。

五年来,各级气象部门面向重大需求,为持续开展坚决有效的适应行动提供支撑——

面向粮食安全,黑龙江气象部门及时捕捉到全省积温带北移东扩情况,立足30年气象资料,重新划分全省六条积温带,为科学调整全省农业布局提供决策支撑;由陕西省牵头,联合苹果主产省(自治区)及国家气象中心组成苹果气象服务中心,围绕气候适宜性区划、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气候品质认证等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评估开展专题服务;内蒙古开展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畜牧业的影响及适应技术研究,贵州开展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的事实、过程与机理研究等。

面向城市安全运行,安徽、北京、福建、天津、上海等地气象部门开展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城市基础设施气候变化风险的影响评估;广西、江西、内蒙古等地气象部门积极参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相关工作;河北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气候服务;广东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城市气候承载力、人体健康等影响评估服务;辽宁结合IPCC特别报告为地方海岸带和海洋综合管理提供决策服务。

面向生态保护,多地为红线划定工作提供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风险等决策信息;《青海省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评估报告》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了科学依据;河南开展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吉林针对长白山森林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完成全国2474个县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累计完成3532条中小河流、13628条山洪沟、9603条泥石流沟、48682个滑坡点的风险普查,并在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中广泛应用。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能力大幅提升。研制高温干旱、台风风雨致灾强度指数等系列灾害风险指数,早晚稻、玉米、冬小麦、大豆产量期望指数等;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洪水、干旱、作物产量、城市大气环境容量影响评估及风险预估研究与应用。

应对气候变化,不只是科学问题,更关系人民福祉。气象部门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保障国家气候安全为目标,发挥科技优势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治理,进一步发挥基础性科技部门的支撑作用。




  • 在线咨询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回到顶部
  • 绿色融资咨询
  • 碳中和咨询
  • 纪检监察
  • 环境市场咨询
  • 交易开户咨询
  • 绿色技术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