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ne  公司电话: 028-962553 业务投诉:028-85560252
  • EN

碳中和愿景催生绿色债券市场新机遇

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2021-02-24 阅读数:3092

分享至: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统一绿色债券标准,建立绿色债券评级标准。

  在中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愿景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面临着深度低碳转型。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显示,要实现2摄氏度目标导向转型路径,我国2020年至2050年能源系统需要新增投资100万亿元,约占每年GDP的1.5%至2.0%;要实现1.5摄氏度目标导向转型路径,能源系统需要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超过每年GDP的2.5%。

  在上述超100万亿元的绿色投资中,绿色债券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绿色债券具有期限长、一定价格优势的特点,在碳中和目标下,未来市场需求必将日益提高。展望未来,在碳中和目标下,面对庞大的资金需求,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绿色债券品种也将迎来更大的创新空间。

  从前期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看,2020年,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共计发行217只,发行规模2242.74亿元,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12.99%;境内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突破1万亿元,达11095.54亿元。绿色债券对于拓宽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融资渠道,支持实体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发行成本看,绿色债券发行成本优势持续显现。根据中诚信绿金发布的绿色债券年度报告,2020年发行的190只绿色债券中(除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剔除私募发行的绿色债券、绿色政策性银行债券、绿色超短期融资券,形成绿色债券样本共计106只。其中,68.86%的绿色债券低于同类债券的票面利率,成本优势约43个基点。

  从发行人性质看,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发行表现亮眼。根据中诚信绿金报告,2020年绿色债券发行人中,地方国企、国有控股及央企合计占比达83%,较2019年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人下降明显,从最高的2016年占比40.47%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0%,主导地位不再。

  绿色债券创新产品方面,今年2月初,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首批碳中和债券,率先在全球范围冠以“碳中和”贴标绿债。作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子品种,碳中和债券指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可以更有效地引导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加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2020年以来,绿色金融、绿色债券领域多项重磅政策出台。

  2020年7月,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证监会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中诚信绿金报告指出,与旧版目录相比,新版目录在资金用途和认证范畴上均有较大范围的拓宽,此举将提高发行人的绿色债券发行意愿,同时,监管机构也能在更加统一的评判基础上审核绿色债券的信息披露及第三方认证,有利于市场主体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帮助绿色债券市场扩容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新版目录明确剔除了煤炭清洁利用等在国外具有较大争议的类别,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鲁政委表示,这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吸引境外投资者创造了条件。

  此外,2020年7月,央行发布《关于印发〈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扩展了考核业务覆盖范围,统筹考虑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业务开展情况,绿色金融业绩评价结果将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更好发挥投融资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作用。

  从国际上看,考虑到世界各国政府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增强,并将经济复苏计划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挂钩,穆迪发布的报告预计2021年绿色债券发行额可达3750亿美元。报告指出,随着经济持续反弹以及发行人越来越多地为环境友好项目寻求融资,预计今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额将大幅增长39%。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较2019年发行规模2855.94亿元下降21.47%,年度发行规模首次降低。对此,中诚信绿金报告建议,需进一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低碳等领域,刺激绿色债券市场扩容。




  • 在线咨询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回到顶部
  • 绿色融资咨询
  • 碳中和咨询
  • 纪检监察
  • 环境市场咨询
  • 交易开户咨询
  • 绿色技术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