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ne  公司电话: 028-962553
  • EN

2025年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展望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 发布时间:2025-02-07 阅读数:3539

分享至:

2025年,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行动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大年”。四川应对气候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需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加强改革攻坚,创新模式路径,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亮点,开创应对气候变化新局面,提升“美丽四川”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01 “十四五”降碳攻坚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是“十四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约束性指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关键指标。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四川将分领域、分行业开展节能降碳行动,深化控煤行动,加快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确保完成“十四五”碳排放控制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五五”实施碳排放双控夯实基础。


02 “非二”排放管控


2025年,我国将提交新版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明确到2035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有望首次覆盖全经济领域所有温室气体。四川在有序推动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同时,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等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管控也将进入目标引领阶段,甲烷排放监测、核算和核查体系加快构建。


03 碳市场扩围


进一步发展碳市场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目前,水泥、钢铁、铝冶炼三个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核查指南已全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迎来关键节点,四川纳管企业数量和温室气体排放规模将翻倍,将加速推动构建数据质量全链条管理新模式。


04 碳资产开发转化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省级林草碳普惠机制建设进入关键期,有望年内产生第一批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省级林草碳普惠项目及其减排量,实现新机制下省内碳信用“零”的突破,实现生态产品价值项目化、高质量、市场化转化。


05 碳足迹推广应用


随着产品碳足迹、产品碳标识纳入省级改革事项,以及成都市光伏产品、电子电器(新型显示)纳入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产品碳足迹、产品碳标识将进入大力推广和创新应用新阶段,碳足迹标准研制和因子研究进一步取得进展,碳足迹核算评价和认证产品规模有望倍增,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多元。


06 韧性城市建设


成都市、广元市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后,迎来全面启动试点建设的关键期,将加力完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城市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推进城市适应政策创新和能力建设,破题山区城市和超大型公园城市气候适应型发展路径。


07 零碳示范创建


四川2022年启动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试点已从建设阶段转向验收阶段。与此同时,国家层面首次提出推动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建设,四川有望落地一批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


08 “两新”“两重”


新年伊始,四川发布加力扩围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措施。节能降碳是“两新”的重要导向、应对气候变化是“两重”的重要方面,四川将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品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可有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09 气候投融资


随着城市更新、防灾减灾、电源电网建设、铁路及轨道交通建设、水运振兴发展、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氢能等规划政策落实,气候投融资规模将保持高位,成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和复杂经济形势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10 对外交流和贸易


近年来,四川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对外交流合作日渐频繁,绿色贸易量质提升。2025年,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为新的起点,四川将拓展对外交流和绿色贸易深度和广度,促进电动汽车、光伏产品、动力电池等加快“走出去”,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文章来源:2025年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展望


  • 在线咨询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回到顶部
  • 绿色融资咨询
  • 碳中和咨询
  • 纪检监察
  • 环境市场咨询
  • 交易开户咨询
  • 绿色技术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