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ne  公司电话: 028-962553
  • EN

2024年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大事记发布

四川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25-06-27 阅读数:118

分享至:

为传播气候变化风险理念,助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讲好美丽四川气候故事,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在充分征求相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基础上,结合网络投票,选出2024年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大事记。2025年6月25日,在2025年全国低碳日四川省主场活动上,2024年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大事记正式发布。


01

雅砻江流域累计发电量破1万亿度


1751424351425037022.png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是国家首个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截至2024年3月14日,基地累计投产7座大型水电站、5个风光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近21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自1998年二滩水电站投产发电以来,基地累计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绿色清洁能源发电量减排二氧化碳约8亿吨,相当于800多万公顷人工林的固碳量。来自雅砻江流域的清洁电能,3到5毫秒就可“闪送”至川渝、华东和华中等地的电力负荷中心,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02

进一步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1751424425876011618.png


2024年4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召开研究进一步推动绿氢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工作会议,要求积极抢占未来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随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力争到2027年,高端氢能装备性能及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基础材料和核心部件自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更加完备,产业综合实力和应用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初步形成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



03

成都环境资源法庭揭牌成立


1751424471292009531.png


2024年4月18日,成都环境资源法庭揭牌并入驻天府中央法务区,标志着四川环境资源审判和司法服务保障气候变化应对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成都环境资源法庭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在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设立的环境资源案件专门审判机构,集中管辖全省应由21个市(州)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部分一审、二审、再审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案件。其中,管辖的民事案件包括与碳汇项目开发、经营、碳资产管理,温室气体减排,碳排放数据核查、监测、报告,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环境信息披露等与气候变化减缓、适应相关的新类型环境资源民事案件。



04

两城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启动


1751424512340023711.png


2024年5月13日,生态环境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印发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在成都市、广元市等39个市(区)开展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成都市聚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气候适应型公园城市示范区、超大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样板区、城市安全韧性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区,整体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广元市明确以监测预警、人居安全、资源保障、灾害防治为重点,锚定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具有巴山蜀水特质的国家气候适应型示范城市。



05

国省联动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


1751424641105089094.png


2024年9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推进“三绿”并举、“四库”联动,努力实现“蓄水于山”“摇钱于树”“藏粮于林”“固碳于木”,高水平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围绕建设“天府森林碳库”,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增强森林固碳增汇功能。到2030年,森林年碳汇量达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碳储量达10亿吨,森林固碳增汇能力全面提升,促进森林碳汇功能价值变现,做大林业碳汇“大蛋糕”。



06

成都、广安马拉松掀“碳中和热”


1751425130337042187.png


2024成都马拉松与支付宝蚂蚁森林平台进行合作,在赛前推出“人人1千克 助力成马碳中和”线上活动,助力超过5114吨绿色能量,赛后受赠注销5114吨经核证的碳减排量,实现成都马拉松赛首次碳中和。2024广安马拉松评估赛事碳排放总量,采购607吨碳信用抵消赛事期间交通、餐饮等相关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成为广安市首个实现碳中和的体育赛事活动。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实施碳中和,让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运动的狂欢,更是一场生动的绿色低碳实践。



07

首次通过铁路运输动力电池出川


1751425183986014350.png


2024年11月19日,伴随着火车长鸣的汽笛声,挂载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动力锂电池集装箱的列车从宜宾港出发,向上海方向驶去。这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公布《40英尺集装箱装运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铁路安全运输试运条件》后,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通过铁路运输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四川和重庆、贵州三省市同步齐发。与原有公路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是更具规模化、安全性、便捷性、绿色性的运输方式。



08

首批产品碳足迹地方标准发布


1751425316374072968.png


2024年12月3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地方标准DB51/T 3208-2024《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DB51/T 3209-2024《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浓香型白酒》、DB51/T 3210-2024《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磷铵化肥》、DB51/T 3211-2024《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竹丝扣器》、DB51/T 3212-2024《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草甘膦原药》,自2024年12月29日起实施。四川首批产品碳足迹核算地方标准发布实施,标志着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迈出关键步伐。



09

首份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方案出台


1751425370576050746.png


2024年12月10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等13部门印发《四川省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首次发布健康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文件。方案提出,到2025年,完成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脆弱性和适应能力调查分析,形成气候变化健康适应需求清单。到2030年,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健康影响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健康风险、脆弱性和适应能力评估体系逐步成熟,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健康与公共卫生系统气候韧性显著增强。



10

成都市“碳惠天府”用户破300万


1751425428561066831.png


成都市深化“碳惠天府”碳普惠机制建设,新增推出大件垃圾回收、童书漂流、个人碳足迹日志、零碳会议室等10个低碳场景,发起“青春志愿·美丽成都”高校低碳市集活动、“2024绿道嘉年华·云成都城市探索挑战赛”等主题活动。“碳惠天府”平台累计上线低碳行为场景40个、低碳消费场景104个,用户数超过310万人;累计开发碳减排项目148个,审核登记碳减排量67.4万吨,50万吨碳减排量实现价值转化,用户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文章来源:2024年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大事记发布


  • 在线咨询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回到顶部
  • 绿色融资咨询
  • 碳中和咨询
  • 纪检监察
  • 环境市场咨询
  • 交易开户咨询
  • 绿色技术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