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车队送货、机器人炼钢、喝光伏啤酒……四川人的生活正在变“轻”!
四川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25-08-22 阅读数:21
分享至:
编者按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四川生态环境开设“‘两山’回响”专栏,分享我省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充分展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生态环境厅系统评估了2024年美丽四川建设工作,精选优秀案例,形成《美丽中国建设·四川在行动2025》成果集,今天,一起看绿色发展的优秀案例。 德阳市零碳车队:打造首条零碳运输线路 纯电重卡换电站 零碳车队 德阳市零碳运输线路试点项目于2024年6月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一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项目名单,由德阳发展集团下属德阳商投集团负责实施。项目立足德阳交通区位、绿色低碳产业和基础设施条件的整体优势,通过建设零碳车队、零碳线路、零碳服务平台,探索研究碳排放核算效能,有效降低公路运输的碳排放量。目前已完成58辆纯电重卡零碳车队组建任务,建成点对点固定跨市干线运输线路并投入运营,配套建成2座纯电重卡换电站。预计到2025年底,“零碳车队”车辆数将达到75辆以上,年运输量约20万吨量级,初步可减少碳排放700余吨。 宜宾临港经开区:打造零碳园区“四川样板” 宜宾临港经开区零碳园区 国家级晶硅光伏集群 宜宾临港经开区位于长江航道零公里处,是川南首个国家级经开区,在2024年考核中位居西部国家级经开区第一,入选国家碳达峰及四川零碳园区试点。园区依托“铁公水空”立体交通,以四川时代为引领形成“1+N”绿色闭环产业链,汇聚120余家配套企业,建成180吉瓦时全球最大单体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园区以“智慧能碳系统”构建碳流监测体系,衔接国际绿色认证,助力“川货出川”。布局光伏电站及能源港,新增光伏装机56兆瓦,年充换电量2500万度。四川时代等5家企业获碳中和认证,其中四川时代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 达州方大达钢:以“智”为擎,铸就钢铁工业新标杆 方大达钢智慧管控中心 机器人运用于生产工艺 达钢始建于1958年,是三线建设时期四川“三大钢铁厂”之一,因城市规划调整、环保标准趋严及产能区域竞争加剧,老厂区逐渐被城市包围,设备老化且技改空间受限。2025年4月,以“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为核心理念的方大达钢新厂区揭牌,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装备集群与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融合,实现焦化、炼铁等工序数据“不落地”传输,生产调度效率提升超40%,可监控2000余项指标,达成生产管理自动化与信息化整合。新厂区还构建生产、经营管控一体化架构,实现全厂“一键操作”,工序能耗显著降低。 资阳百威工厂:引领啤酒行业新质未来 厂房上铺设的光伏电池板 光伏发电实施监控平台 百威(四川)啤酒有限公司从2011年投产,十多年来,公司用实际行动走稳走实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2020年采用“65%水电+35%风、光电”的绿电配比,成为亚洲啤酒行业首个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的工厂。2023年完成锅炉“气改电”改造,安装了行业内首个使用水电的电热锅炉,配合储热系统,成功实现全水电供能,有效减少碳排放约7000吨。同时,利用已建成的厂房屋顶完成5.58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接入资阳电网,全年发电约550万度,实现碳减排约5000吨。目前工厂约70%是购买绿电、约30%为光伏发电,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2万吨,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水效领跑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