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ne  公司电话: 028-962553
  • EN

双首创!全省首批再生资源减排项目获批并获全省首笔碳资产开发贷支持

成都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25-09-22 阅读数:95

分享至:

近日,成都市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又迎新进展。由我市再生资源业界组织开发的废塑料回收利用、废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碳减排项目,通过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审核,成功签发碳减排量(CDCER)超过12万吨。这不仅是四川省首批在再生资源领域成功开发的碳减排项目,还同步实现了全省首笔“碳减排项目开发贷”的落地。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成都市在健全“碳惠天府”机制碳普惠体系、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方面取得新成效。




创新“碳普惠+再生资源”模式

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2025年5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项目方法学(第四批)》,首次将废塑料和废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纳入方法学体系。该类方法学明确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替代原生材料生产,可有效避免上游开采、冶炼等高碳排放环节,同时减少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759994786837086420.png

塑料瓶破碎清洗后制成的pet瓶片可供下游制成新的塑料制品


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作为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四川银谷碳汇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迅速响应,整合行业资源,积极探索减排项目开发,最终实现超12万吨CDCER的集中签发。这一成果显著提升了再生资源的“含金量”,也为我市再生资源行业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精准支持“碳减排项目开发”

气候融资缓解民企融资难题



自2022年8月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获批以来,四川天府新区建成天府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和天府气候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线上+线下”服务载体,引入16家战略合作金融机构,提供“融资+融智”服务,累计入库70个气候投融资项目和73个气候友好型企业,不断提升气候金融服务效能。


针对碳减排项目开发前期投入大、主体融资难的问题,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依托气候投融资试点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一对一”融资对接服务。在天府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的协调下,试点合作金融机构兴业银行成都分行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发放400万元“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项目(CDCER)支持贷款。该笔贷款创新推出利率与项目开发成果挂钩机制,激励企业切实推进减排行动,不仅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为碳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本。



减排助力绿色世运

展现大型活动碳中和“成都方案”



本届成都世运会积极践行低碳办赛理念,围绕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重点领域采取了严格的减碳措施,致力于实现首届“碳中和”世运会目标。为此在4月16日举行的成都世运会绿色低碳场景供需专场对接活动中,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宣传部(开闭幕式部)发起“碳中和领航员”倡议,呼吁社会各界通过捐赠碳信用、支持碳汇项目等方式共建碳中和赛事。


此次签发的碳减排量,将由开发企业联合捐赠其中的8万吨用于抵消世运会碳排放,为赛事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支撑,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此举也体现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模式下,成都正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碳普惠特色的大型活动碳中和机制,助推社会低碳转型。


1759995009846032165.png

召开成都世运会绿色低碳场景供需对接活动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日前,成都市获批全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明确提出“持续完善‘碳惠天府’碳普惠特色品牌,推动环境资源向资产转变”等绿色要素领域重点工作任务。近年来,成都率先建立“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双路径碳普惠机制,上线西部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成立全国首个“气候变化司法应对研究中心”,落地全省首笔“碳足迹”贷款等系列创新举措,多项创新走在国内前列。


1759995093047030363.png

全国首个由国家备案交易场所搭建的再生资源交易平台上线开市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气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家“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将把握改革试点机遇,持续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创新,加快建设美丽成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




文章来源:双首创!全省首批再生资源减排项目获批并获全省首笔碳资产开发贷支持




  • 在线咨询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回到顶部
  • 绿色融资咨询
  • 碳中和咨询
  • 纪检监察
  • 环境市场咨询
  • 交易开户咨询
  • 绿色技术业务咨询